铜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是铜仁市人民政府正县级工作部门,成立于2019年5月8日,由原铜仁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改制组建。该局设11个内设机构,包括办公室、政策法规科和工业经济运行协调科等,现有行政编制22名,局长胡志勇、副局长柯建峰组成领导班子。主要承担工业经济运行监测、产业规划投资、民营经济发展、工业园区建设及安全生产监管等职能,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。

1.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,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;拟订全市工业、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;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,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,推进全市信息化建设。

2.制订工业、信息化的行业规则、计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,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;负责规划工业、信息化重大结构调整项目;指导和推进工业园区、产业集群发展建设;负责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管理,指导工业行业质量管理工作。

3.负责工业、信息化经济发展的调控;监测分析工业、信息化经济运行态势,发布相关信息,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;协调解决工业、信息化经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;承担煤、电、油、运调度和协调保障工作,承担工业用煤、成品油的协调和紧急调运工作;负责工业应急管理、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有关工作,参与产业损害调查工作;指导盐务市场管理工作;指导和协调烟草工业生产和专卖管理。

4.组织落实国家、省相关投资政策;负责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;制订年度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;研究提出市级财政性工业、信息化发展资金使用方向、支持重点和安排意见;负责全市工业、信息化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并按照权限负责工业、信息化技术改造项目的审批、备案、核准;承担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减免税审核申报工作。

5.拟订全市工业、信息化企业技术进步、技术引进的鼓励政策;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,推动全市工业、信息化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;组织协调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,推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;推动软件业、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。

6.贯彻实施节约能源和促进清洁生产、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,负责拟订地方性工业和信息化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、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;组织开展相关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、节能监察执法工作;指导并监督管理相关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及认定工作;组织协调相关行业节能示范工程和节能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设备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;拟订地级财政用于工业、信息化节能专项资金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;管理全区散装水泥生产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。

7.推进工业企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,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;宏观指导民营企业改革;指导企业法律顾客工作;指导相关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,负责民爆器材行业生产、销售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。

8.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发展中小企业、非公经济、城镇集体经济的法律、法规和政策,制订并组织实施全市中小企业、非公经济、城镇集体经济中长期规划;指导全区中小企业、非公经济、城镇集体经济管理创新、科技创新;负责管理各级财政下拔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信用担保、小额贷款行业。

9.统筹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,组织拟订相关政策并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,促进电信、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;指导协调电子政务、电子商务发展,推动跨行业、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、共享;协调通信机构,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依法实施监管,保障国家和用户利益。

10.负责协调维护全市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,指导监督政府部门、重点行业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,参与协调处理信息安全重大事件,承担跨部门、跨地区和重要时期的信息安全应急协调工作。

11.指导协调通信业发展;负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、协调和管理;指导相关部门拟订通信管线、公共通信网络、专用信息网强的规划;牵头协调电信市场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宜;监督管理全区网络和信息服务业市场;联系并协调在铜电信运营企业相关工作,协调指导党政专用通信工作。

12.指导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,参与对外经济技术协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,组织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对外交流。

13.为全市提供以大数据产业为重点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。

14.承办市委、市政府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(中共贵州省委国防工业工作委员会)交办的其他事项。
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,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仅供学习与参考,请勿用于商业用途,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,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。
最热网址